一、研究方向概述
本方向研究主要由“数字大文学场景沉浸分实验室”牵头,立足既有的“中华多民族传统经典故事” 和“大文学”理论等学术基础,凸显国际前沿科幻理论话语和产业实践的研究特色。协同开展机构包括中国科幻研究院、视像整合与新媒体研究中心、川大智胜软件、腾讯企鹅新媒体学院等。
本方向具体实验目的,是以前沿数字技术场景化地还原、拓展经典叙事与文学现场。我们充分引入形态丰富的数字化设备和技术,以之为支点重新提炼民族叙事和文学文本当中意象、审美和文学性的呈现逻辑。实验思路主要按照“大数据收集-虚拟仿真建模-沉浸式实验”的步骤展开。目前通过深入理解和发掘虚拟仿真技术的文学艺术表达潜力,强调中华多民族传统经典故事提炼与前沿科技的创造性结合,研究团队搭建了一批可供图形化呈现、多角度观察、新技术手段分析的沉浸式数字场景,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索文理结合的实验方法,弥合“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产出更富时代性的研究成果。
本方向的未来建设目标,是建立整合西南,联通全国,引领亚洲的跨学科产学研一体云端研究矩阵。在研究思路上有效继承和发展百年来的本土学术传统,在研究方法上实现技术升维,特别加强既有实验基础,发挥特长,进一步建设、完善对虚拟仿真技术的深入使用,探索高新技术影响下文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在实践中,我们从三个方面推进了本方向的研究。
第一,是充分总结大数据及网络信息技术在“大文学”研究中的实践应用。我们在广泛搜集特定时间段、类型风格的文学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python算法等开发爬虫、知识图谱和数据可视化工具,通过一系列数字实验深入呈现技术视野中的文学文化事件和规律。
第二,是文学场景和审美意象的沉浸式仿真表达与体验。我们强化利用VR、AR等多种媒介技术,在精读文本、深入理解诗意呈现和审美意象的基础上,以裸眼3D、虚拟仿真等方式呈现文学文本。借此我们将此前主要依赖文本阅读和文学现象才能抵达的“诗境”,转化为可供沉浸式体验的“虚拟实境”。
第三,是在前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基础上,充分面向社会介入一系列的科技人文活动。我们在以成都申办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当中,充分体现实验室对时代性科技人文命题的深层次介入,其中涉及科技人文概念规划、会展空间布置、数字艺术呈现等。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前沿文学研究与地方政企事业单位、文创产业实践之间的联动促进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
二、研究特色
(一)夯实跨学科协作,探索数字文学实验组织和研究方法
我们依托既有各层级科研课题,在实验室科研团队的基础上,设置了一系列分解性的子课题,并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制推进。
目前主要依托实验室的系列国社科基金,衍生出一系列由教师负责、进行针对性招募和推进研究的子课题,并落实为“大创”“互联网+”等校内外相关课题十余项。相关项目以虚拟仿真技术和大数据抓取及呈现为特色,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高性能基站、水幕投影、全息风扇和头戴式VR设备等,其中孵化出国家级学生课题三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学生注册公司一家。
(二)建立科幻和数字人文地域协作平台
我们依托实验室资源,以科幻文学文化及产业理论为特色,面向成都及西南地区开展了国内领先的系列研究、报告及深度社会服务。
实验室针对国内外科幻产业发展状况,面向川渝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多份产业咨询报告和研究报告,其中两份获省部级领导干部签批,两份被中国科协出版的科幻产业年鉴收录。实验室深度参与了成都申办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相关工作,并借此深度介入成都市郫都区科幻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实践。实验室还联合省内外科研力量,建立了川渝科幻研究共同体。上述工作使得西南地区的科幻研究和实践更进一步,居于全国前列。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向将按照整体规划,依托大数据、虚拟仿真和信息技术,进行跨学科、跨机构、跨地区的人力、技术、工具经验等多元联动,与校内外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个学科、部门的优势,有力推动新知识体系和方法的建构。
(一)依托系列探索项目,整合前沿学术工具,更新研究范式,培养新一代数字人文研究学者
我们认为,当前人文学术研究处于范式升级和转型的上升期。通过以一系列项目实践,能够打通研究内容与研究工具之间的壁障,实现基础研究进路的科技升维和进路转型。
以往数字人文研究往往存在研究内容与研究工具之间不匹配的困境,例如在数据库建设中,多由人文学者提供原始文献,然后由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数字化。其间具有较大理论潜力和研究空间的理论探索过程,往往受制于跨行合约式的低效沟通,这严重制约了人文研究对数字时代的适应。
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打通学科和行业壁垒,以一系列项目实践的形式,“小步快跑”,不断探索文学文化研究与数字工具深度结合的逻辑与方式。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四川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优势,紧密结合数字人文建设与新一代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引导和培养更加了解未来数字社会,具备数字知识生产的基本思维、理论反思与创新的新一代的数字人文学者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
(二)共享型数据资源库建设与研究并行推进:推进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共享,建设亚洲最大、最全、最完整的“中国科幻文学史料库”
科幻是最适应现代科技进步与未来文化发展的文学文化类型,而中国科幻文学是继欧、美两种科幻传统之后正在成型的本土现代文化典范,同时也是当下“大文学”研究的极佳范例,我们将遵循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大数据方法搜集中国科幻文学及其研究资料,力求最大限度的保存和无损转移至新型数字媒介。与目前各专题数据库不同,“中国科幻文学数据库”将同时在数据内容和研究接口两个层面同时推进。在内容方面,我们正在建设一套基于词汇级别的文学知识体系,它既可以像纸质文献一样按照目录、年表、期刊、大系等传统索引打开,又能借助AI网络等新技术,它能关联关键词和通过关联数据(linked data)的方式组建一个无终点的知识网络,同时收纳文本、声音、影像及其他数字信息。在研究接口方面,我们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理论需求和实际研究场景,在展现方式上不限于文本性的科幻内容、关联性的研究成果、拓展性的理论、文献等深度知识索引,又引导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尝试以“学术协作元宇宙”的方式,让跨地域的研究者共同容纳相关资料的浸入式体验。建成后的“中国科幻文学史料库”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学科跨区域共享学术平台,为国内外研究者开放共享资源。
(三)深化整合研究方法,建构中国科幻学科体系
中国科幻体系建设将通过中国科幻史料库的建设、中国科幻美学研究、科幻思维和教育体系三个板块展开。其中,中国科幻文学史料库建设是基础性工作,建成后将面向国内外研究者开放;总结、提炼中国科幻独特的本土脉络和美学特征,与中外前沿科幻理论进行充分对话;科幻思维和教育体系是科幻学科体系的下游实践,主要针对国内中小学和职业教育,联合相关线上教育平台、优秀中小学和高职院校,指导、开发科幻课程。
(四)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形成以探索虚拟现实空间中人类主体性认知模式的系列研究课题,解决时代性的重大命题
计划推进“虚拟现实艺术与信息主体性”系列研究项目。具体的研究方法在于:依托先进的多人互动虚拟现实系统,分别搭载全息影视、VR博物馆、VR游戏、虚拟身体、虚拟社群等实验性VR艺术内容或软件,结合个体经验和VR艺术的创作逻辑,以此探究未来先进信息技术环境下,人类的个体与技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群之间的交互逻辑。
四、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实际贡献
(一)凸显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性和创造性
当前各大商业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专业学者的介入不够,其数据库建设更偏向计算机领域凸显其工具性,而丧失了“洞察力”,其使用体验自然是机械平庸的,甚至招致了“数字与人文”之争。中国现代文献学数字文献强调人文研究的专业性,虽借助计算科学的精准、严格、系统、明确、程序的方法,基础内容仍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切身体验基础上的人文学术创新与创造,以及敏锐而有温度的文学批评研究。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针对中国科幻文学及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系列数据采集及相关研究,必然将加深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将人文研究者广博的知识储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融入其中,真正将电脑分析与人脑分析结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创造性融合。
(二)打造“大文学”场景实验的研究范本,形成中国科幻研究的学术高地
“大文学”是中国学术“原创性”话语的重要代表。该理念是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为兼收并蓄中外学术传统,将跨学科要素有序纳入文学研究视野的重要探索。“大文学”学派发展至今,已经在中华文学文献整理、相关数据库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我们依托数字文学场景沉浸分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全新的学术探索,以期在整个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实现“升维”。传承百年前风云激荡时代,积极探索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以此应对新一轮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科幻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影响,都已经超出了作为文学类型或亚文化现象的范畴,它不但对当下国内文化和文创产业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世界科幻文化脉络乃至人类现代价值塑造、未来发展拥有强大的颠覆和创新力量。与之不相匹配的是,中国科幻的学科体系建设,特别是基础性的学科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尚不完善。我们从科幻入手,是发挥自身优势,具有整合国内外研究力量,填补空白,引导学界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价值。
科幻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优秀文化全球传播的重要内容,是对技术时代重要理论问题的直接回应,同时还是当今中国最具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之一。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化创作和产业突飞猛进,由我实验室成员参与撰写的历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和区域性的《中国西南地区科幻产业调研报告》《成都科幻文创产业调研报告》等,引发了重要的社会反响。本研究方向契合社会实际需求,整合调动各层面的研究和实践力量,对中国科幻产业链的打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全面把握高科技环境下的文学生态与文化生态
现代科技环境对人文知识分子而言几乎“不可理解”,特别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两种文化”的分野加深了这种刻板印象。本研究方向以融汇中西的“大文学”作为主导,借助具有强烈跨学科性质的科幻文学,在文学场景还原和大数据搜集、呈现的过程中实践对高科技环境下文学生态的把握,极富学术勇气又契合时代要求。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并未走向人们对它的期许之时,涌现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和粗浅的娱乐倾向,在相当程度上稀释了低成本知识交流的优点。本研究方向通过建立“云端研究矩阵”,建设开放共享的史料库,使得相关学者、研究资料、实验过程、实践应用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共同应对时代性的重大问题。
(四)实现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文化创意研究的创新
如今,国内的专家与学者围绕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保护与传承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资源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从技术采用到场景设计,从资源采集到资源呈现,都存在许多问题。与之相对,在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保护工作中引入沉浸式VR技术,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展现。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能够跨越时间与地域限制、使参与者身临其境的VR技术将会给中国故事的创新型讲述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而利用沉浸式VR技术建立的中国故事数字化系统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缔造了新的传播契机。
在此基础上的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数字化与文化创意研究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其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创新。对于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保护与传承,传统科研领域更关注单一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对于其跨学科的创新性的应用及产业化的意义认识不足,而信息化时代的文化创意设计与信息交互体验创新在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领域将会有更好的结合点,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极具活力的创新发展方向。
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承载着文化记忆,凝集着文化认同,对其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及文化创意的研究,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对提升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传承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赋予了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可持续的文化形态。由此,既可以发展性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又可以充分展现文创产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使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重新回归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现代生活方式与精神文化的双需求,促进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