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向总体概述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机构:数字人文典籍大数据分实验室
协同开展机构:四川省大数据分析与融合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网络大数据认知分析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四川企鹅新媒体学院等
长久以来国内的文学研究往往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发掘而导致国学根底、学术基础薄弱,从而使学科建构流于表面,缺乏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导致无法与西方学术展开平等交流等问题。在学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必然面临着跨越民族与文化界限、走向世界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传统经典本身是东方特色的学术传承与话语建构的重要基础。在西方的强烈影响之下,过去的文学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常常出现生硬地以西释中的情况,进而加剧了中国学界的“失语症”,使当代学术话语的创新与传统学术话语的现代转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背离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东西平等对话的发展趋势,不利于东方文明的学术传承与话语建构。
基于对这一学科现状的反思,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的数字人文研究首先着眼于中国文学中的传统经典,在此基础上为人文学科提供真正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新话语,使中国文学与传统经典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发挥具有现实性意义的指导作用。因此,数字人文研究首先凸显的特色是将传统经典与学科理论前沿相结合,赋予中国文学以创新性、国际性、开放性与启发性的视野,从而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中西融通。该研究重点关注中国文学的话语理论建设,引领学术前沿,融入文明互鉴与交流融合、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创新理念。并再次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传播问题摈弃单一学科范式,以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传达为核心,以准确的传播效果为目标,结合产业视角展开对中华文化的传播问题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和实践。以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核心理念,以准确阐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根据跨学科优势、跨文化定位与跨平台特色加快了中华文化在产品、技术和渠道等多方面的高效融合,结合产、学、研多元视角,构建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媒体、智能媒体等多种媒体混合的传播格局展开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问题的全方位探索,通过整合国际传播让世界“读懂中国”,增强国家的文化话语权。中华文化数智整合国际传播不仅是世界文化共融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命题实现的有效路径。
研究方向围绕如下重大问题展开:
(1)围绕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去”和“收回来”开展工作。全球中华文化珍贵典籍藏书的数字回收和数字化检索追踪。具体可以分为:1.中华文化典籍与作品翻译;2.全球对中华文化的研究;3.全球中华文化的改编、影响、变异;
(2)基于上述构建的中华文化典籍数据库,利用数据融合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中英文机器翻译系统,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国际化呈现,便于中华文化典籍的分享和传播;
(3)以智能化数据库共享平台建设带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模式,完善内容创作环节中的数据共享、确权、推广和定价机制,为中华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市场推广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向特色:全方位中华文化典籍数据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一)涵盖海外传播情况的特色中华文化典籍集成化基础
本方向组建了一支涵盖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型专家团队,使文学、哲学、传播学等人文学科与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学科优势相结合,为文科研究注入科技的力量,形成“古今文学与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立体态势。进一步优化完善本研究团队现有的六大核心数据库:“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数据库”、“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唐宋文官编年系地数据库”、“唐宋进士编年系地数据库”、“20世纪海内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论著目录数据库”和“现代中国文学文献研究数据库”,最大程度上实现古代文学的数据共享,整合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唐宋时期的现有资源,改编过去文献零落分散的状态,保证现代化的文科研究高效科学地开展。
在此基础上,实验室设计建成了“中华文化典籍数据库”。本数据库以十三经文本为基础,拥有强大的文献数据检索功能,支持一键检索、分类检索与高级检索等功能。同时,系统还将实现古籍与元典的管理、分类、展示、阅览、分享等功能,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使用者主动贡献数据库中可能缺少的内容,促进数据库内容的不断完善。使其成为一套面向四川大学师生、中国文学研究学者、海内外汉学研究者、文化研究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及文史爱好者的中华文化典籍资料数据库。
(二)打破传统文学研究范式,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在数据融合、大数据认知分析、神经网络分析等实验室的协助下,基于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1990年以来开发的国内首个网页英汉机器翻译系统,数据库团队还开发出一套适配本数据库特性的中英互译阅读系统。并且该系统与团队正在建设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数据库”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编年系地数据库”结合,提供经典作品和机器自动译本的对照阅读,充分发挥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一流学科群在外国语言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古典文献学研究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利用高校作为推动中国文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身份优势,以数据库建设带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模式;再者,以多媒体手段突破传统文学研究与文本鉴赏的界限,对文学艺术进行数字化整理,建设图文音像数据库。实验室还可依托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汉字与中华原典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分类,并申报“大数据时代四书五经域外诠释的范式转变研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进一步对儒家典籍的版本流传及演变、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的规律进行相对定量描述,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文科现有的研究范式。
(三)建设中华经典文化典籍数字化共享平台,完善创作内容的推广和传播机制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化经典卷帙浩繁,既包括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也包括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长期面临刻板化、碎片化的问题,误读现象严重,缺乏系统性、整合化的传播手段和提升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数智时代的来临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带来绝佳契机,中华经典文化和高新前沿技术共同构成面向智慧传播时代的核心能力:借助前沿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进行全渠道、全业态的“数智重构”,全方位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本研究方向将宏观的传播视野与微观的技术环境紧密结合,聚焦文化传播的规律,以文化产业的市场标准,以思想理念传达和认同的人文情怀,而不是单纯的学科视角来看待文化传播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川大学在文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在西方世界的中国文学典籍的数据库建设与对外译介研究、《中华续道藏》电子文献数据库构建、海外中文古籍数字化回归及研究整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资产的确权-管理-共享-定价机制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大数据可视化软件研制等方向均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同时与腾讯、阿里云、华为等知名企业在科学研究和平台搭建等方面有密切的合作基础。
研究将围绕“文献集成化”、“知识体系化”、“应用智能化”以及“传播数字化”的四步走战略,加速推进中国文学知识图谱的完善,并通过构建的知识共享平台向全世界提供服务,促进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首先是文献的集成化。既可把分藏在不同藏书单位、不同网络空间的文献聚集整合,又能将分散在不同学科门类的文献调集融聚在一起,实现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联通。学院采购配置了大型全自动数字扫描机器人,可以以每小时4000页的扫描速度讲文献进行数字化识别与储存,完成文献从实体藏本到数字资源的一体化集成效果,大大提高了古籍及相关纸质文献的数字化处理效率,实现无损扫描和快速处理纸质文献,提升我院及相关单位开展古籍文献资源信息化共享、文化传承与古籍社会服务的科技水平。
其次是知识的体系化。所开发平台提供的搜索结果,无论是原始文献还是检索出的二次文献都按照相应的知识体系有序排列,而非随机分布。如在平台输入一位作家姓名查询其史料,平台会将数据库里所包含的这位作家的全部文献资料分类编排陈列,如分作品、传记、评点、研究、交往、传播、接受等七类,每类之下又细分若干种。“作品”搜索结果则分别按文体、系年、系地、主题编排。“传记”分史传和杂述等类,史传又包含正史中的传记、文集中的墓志、行状、神道碑和方志中的小传等。
再次是应用智能化。平台提供中英文互译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阅读。同时资料数据已按知识体系分类打包,支持一键下载功能,用户无需像传统数字化资源库那样将检索结果逐条识别后再拷贝下载。平台的资料数据还可以“个性定制”,开放的共享互动模式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用户将个人所需数据资料上传平台后,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画像模型自动进行分检处理,然后由人工干预,提供用户所需资料数据,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是传播数字化。平台聚焦智能化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不仅关注内容生产与分发模式的变革,更将从信息采集、加工整合、核查判断、协同生产和内容投放等各方面研究多线程增强整合传播规律。依托新媒体创意实验室、数字采编、视觉传播、小型演播室、演播厅、CAVE沉浸式影视实验室,本方向着力打造中华文化相关的优秀创意作品;同时整合合作企业腾讯,加大对人工智能多语言创作的探索,利用腾讯AI Lab人工智能实验室创作项目开展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在中文诗词、绘画、音乐、棋牌等文化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应用。此外,“万物皆媒”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文本不仅来自典籍,还会更多地扩展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信息互动,万物皆可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载体。
四、学术价值
(一)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提升我国社会科学影响力
中国文学的发展要走出多年跟随西方学术的彷徨失语困境必须具有世界性眼光,要主动参与到国际语境中去。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致力于文学和文化的主动发声,力图形成真的国际影响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须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命题,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中国优秀学术成果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到世界学术建设之中。这对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发言权具有现实意义。
(二)促进社会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驱动中华文化传播
实验室通过发挥自身学科优势,通过跨学科交叉合作的手段开展学术前沿问题的整合性研究,为人文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创新数字融合为技术手段,以中华文化创新传承与全球传播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推进包括语言、符号、文学在内的优秀文化经典的保护、传承与全球传播。
(三)因数而智,当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的“数智再造”
针对跨文化传播中“读不懂、听不懂、看不懂”的现实情况,不仅要借助自动翻译、算法推荐等前沿技术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相结合,实现实时自动面向全球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内容生产、分发,迅速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切换与转译,还要利用智能技术开展场景化、立体化的全流程改造,对用户数据的全面挖掘和算法优化,进行需求匹配和个性化推荐,通过故事化、本地化、场景化的讲述方式让受众“悦读,乐听,享看”,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及传统经典的国际传播重构全新数智业态。
五、实践意义和实际贡献
(一)参与全球学术对话,构建中国学派,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新文科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努力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整合多方学术资源,结合高性能计算集群与决策支持平台,该实验室主要为中国文学的本土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科幻文学与文化产业以及巴蜀符号学等领域的新发展提供支持。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同时梳理与研究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成效等相关数据,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举措。
(二)中华文化典籍数字化共享平台
根据文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平台将全面集成中国文学传统典籍,使其成为了一个涵盖古今的关系型结构化大数据平台,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学术研究对中国文学数据化和检索智能化的需求。并且平台将拥有英汉比对、文本重编、自标平仄、自动注释、主题检索、互文分析、知识关联、时空定位、数据统计、可视化呈现等十大功能。该平台建设项目还将开发建成中国古代文学模块,并逐步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模块。
(三)依托“一库两平台”,打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数智矩阵”
平台将开展具有收集、整合、保存、开放等多功能的中华文化视觉资源库的建设,多样的大数据使文化信息传播更加具有趣味性。具体而言:第一,打造智慧化传播渠道。借助大数据系统统计、计算、分析、推测用户个人的文化产品接触偏好,将相关内容推荐用户,使得传播信息可以有效触及到目标群体;第二,构建立体化传播内容。利用计算机视觉、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自然语意理解、机器学习等技术将传统物质性的中华文化载体通过智能系统进行数字化采集,构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为表现形态的立体化传播内容,拓展了中华文化表达的空间,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第三,创新互动化传播手段。借助计算机视觉、智能通信技术、3D触感算法、光线追踪、位置感应等高新科技,拉进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给受众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第四,建全智能化效果检测。利用数智赋能追踪跨场景跨文化的用户使用,监测数据链路贯通效率,追踪国际主流媒体舆论反馈等,对国际传播内容、渠道、形式等多方面整合传播效果进行动态调控。